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擠乳器,母乳哺育的兩面刃 (六)

規律餵食的迷思
照顧者仍然普遍存在著規律餵食(:四小時餵一次,一次要餵幾c.c.)的迷思,甚至連醫護人員也還有這樣的認知。媽媽們常在孩子已經餓了,可是不到四小時,該不該餵寶寶的掙扎中痛苦。抑或是深陷於「陳醫師,我寶寶一次要喝120c.c.我卻只擠得出90c.c.的奶,我是不是沒辦法了?」這種打擊之中,而無法自拔。在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 Truby King,寫了一本Mothercraft in Great Britain,教導媽媽們如何當母親,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在美國,John Watson醫師也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Watson強調,晚上父母與小孩接觸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如有需要,不要超過輕拍三下與額前一吻。之後陸續有許多所謂的專家,師承此一學派,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當然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儘管他們內心本能與這些所謂正確的方法是完全相反的。[1]之後的科學研究當然也以這樣的基礎論調去研究,無怪乎研究結果更加強了這些觀念是正確的!目前在台灣,很多新手媽媽們看的育兒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丹瑪醫師,就是遵循這個典範的醫師。[2]Truby King的那個時代,醫學生理學的發展,是企圖用物理與化學公式,來解釋所有的生理現象。那個年代追求的,是科學帶來「秩序(order)」。這樣的過程中,寶寶被「客體化」或是「物化」,甚至變得「不可見」,變成弱勢中的弱勢。

王增勇在《為弱勢者畫權利地圖:建制民族誌》(Mapping Social Relations: A Primer in Doing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的導讀中提到: 支配關係是透過可以複製的文本進行跨地運作。意識形態的想法透過文本被組織與鑲嵌,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常規。這些客體化知識透過「文本」滲透進入生活不同層面,組織與建構我們的閱讀理解,並複製特定的權力關係。[3]臨床工作中,我們跟哺育母乳的媽媽們強調依寶寶需求餵食的重要性,就母乳容易消化的特質來說,一天10-12次的餵食是合理的,也就是寶寶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要喝一次。但無論在醫院或月子中心,選擇親子同室的媽媽們,會被要求記錄餵奶開始與結束時間,護理人員交班的項目包括奶量、昨日體重、今日體重、餘奶量餵奶時間。這樣的文本,如何中介著媽媽與護理人員對寶寶的照顧?承載了怎樣的行動決定?又支配了怎樣的關係?一個媽媽問我:「陳醫師,妳告訴我,餵寶寶母奶不用看時間,寶寶餓了就餵。可是當我把寶寶送回嬰兒室時,護士小姐要看我的記錄,而且她們都跟我說,寶寶在嬰兒室規律四小時喝一次,一次喝了120c.c.,這樣我帶回家時會比較好照顧。這樣讓我很困惑,我到底該怎麼做呢?」這樣的文本運作,傳遞給媽媽們的是規律餵食的行動,才是符合規則的,寶寶有沒有吃飽?用體重來判斷,用喝了多久、喝了幾c.c.來判斷。那親子互動的默契呢?寶寶釋放的訊息呢?選擇全親餵的媽媽適用於這樣的文本支配嗎?
 



[1] Hale, Hartmann (2007).  Textbook of Human Lactation, Chapter 14 .Hale Publishing.
[2]在網路的育兒討論區,甚至還分為「百歲醫師派」與「親密育兒派」,就是分別遵照《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倡的規則餵食,訓練孩子的教養方式,與《親密育兒百科》主張依孩子需求滿足孩子,兩種截然不同育兒方式主張的育兒書。
[3] Campbell, Gregor著,王增勇等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Mapping Social Relations: A Primer in Doing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頁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