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擠乳器,母乳哺育的兩面刃(三)


       把乳汁擠出來,並不一定需要用到擠乳器。母嬰親善醫院認證十大措施的第五措施:提供母親哺餵母乳及維持奶水分泌等相關指導及協助中,提到---產科病房工作人員會教導且會示範正確之餵奶姿勢、嬰兒含住乳房的方法及以手擠奶的技巧及時機。[1]什麼時候是手擠奶的時機?就是孩子沒辦法直接喝的時候。在這裡,指的是「醫學上的理由」,像是寶寶有狀況必須住進加護病房與媽媽分離這樣的不得已。但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是人為的母嬰分離,如同上段所提的「把奶擠出來,給護士阿姨餵,媽媽才能有完整的休息。」這樣的觀念。

在筆者工作中的觀察,媽媽們擠乳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用擠乳器,並沒有每個媽媽都會用手擠乳。我詢問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她們說:如果是在哺乳初期(頭三至五天)的媽媽,我們會幫她們擠,也會教她們擠,等奶量增加,泌乳順利了,才會開始用擠乳器。我也遇過有產婦在奶量增加之後,還是堅持用手擠奶,因為她覺得這樣比較舒服,也擠得比較乾淨。還有一些媽媽,對自己學會手擠奶一點信心也沒有,奶一漲就呼叫護理人員來擠...對母奶媽媽來說,手擠乳其實應該是在使用擠乳器前要先學會的「技術」。臨床上,我常用史丹佛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的手擠乳教學影片,來與新手媽媽們分享手擠乳的技巧:[2]

母乳的分泌是供需平衡的,在產後頭幾天,寶寶若無法有效吸乳,適當的以手擠乳,增加對乳房的刺激,可以增加奶量。尤其對寶寶不在身邊的媽媽來說,產後一小時就要開始擠乳,只用電動擠乳器通常無法有效刺激乳房,加上用手擠乳,可以刺激乳房分泌更多的奶。媽媽擠奶出來之後,用適當的容器裝好,送至新生兒加護病房給寶寶。也建議媽媽一起看寶寶餵食的情形,看著寶寶喝下自己擠出的初乳,就心理層面來說,也可以讓媽媽有只有我可以保護我的孩子的信心而增加泌乳!在頭幾天,每次能擠出一茶匙的初乳,就很多了!如果媽媽還很虛弱,可請先生幫忙。手擠並不難學。先讓媽媽坐正,可以先用手、嬰兒梳子、或溫毛巾輕柔地按摩乳房,有時在按摩的過程中,乳汁就開始滴出。然後大拇指與食指成C字型置於乳暈後方(不要放在乳暈上),以持續穩定的力量向後推,而不是撐開皮膚。是推的力量,然後壓(),不要期待一開始就可以馬上有乳汁滴出,慢慢來,不要急。即便是親餵,一開始寶寶也是沒有吸到奶的,是持續的吸吮,讓噴乳反射出現。擠一下就可以換邊,兩邊頻繁的刺激。不斷的推->->放鬆,一段時間之後,乳汁就開始出來,想想寶寶的吸吮動作。擠的速度就像寶寶吸吮的速度一樣,緩慢而規律的。在產後頭三天,每天大於五次手擠,可以增加奶量,可以是在親餵之後,或是用電動吸乳器之後。

從這段說明中,可以看出先學會手擠乳的必要性,也可見手擠乳優於電動擠乳器的功能。甚至在臨床上,遇到乳腺炎的媽媽,如果孩子沒辦法吸或不願意吸,我們也會建議媽媽先以手擠乳。

等她阿嬤梳好頭,洗過手,貞觀即近前去攙伊來床沿坐,這一來,正見著銀城妻子掏奶擠乳,她手中的奶汁只有小半碗,因此不得不換過另半邊的來擠。

貞觀看她的右手擠著奶房,暈頭處即噴洒出小小的乳色水注...

奶白的汁液,一瀉如柱;貞觀不禁要想起自己做嬰兒的樣子---

她當然想不起那般遙遠的年月,於是她對自己的母親,更添加一般無可言說的愛來。

--- 千江有水千江月  蕭麗紅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聯合報69年度長篇小說獎作品,作者寫的,是民國五十年代,嘉義布袋大家族的故事。在那個年代,還在哺乳的孫媳們孝順老人家,每天早上,擠奶給阿嬤喝,大家相信人奶的營養價值,可以幫老人家補身體。文中對手擠乳的描述,可見在那個年代,沒有擠乳器,手擠乳是很自然的生活事件。看到這樣的景象,讓貞觀想到與母親的連結,滿滿的愛。在小說中,貞觀還對表嫂說「阿嫂,阿展尚未離手腳,妳有時走不開,可以先擠好叫人端來啊!」是貞觀對表嫂的體貼,「阿展尚未離手腳」也可以看出銀城的妻子,還在餵學步兒呢!一直覺得台語的「尚未離手腳」非常傳神。那是小寶寶的「依附」,我們該把寶寶一直帶在身邊的,所以沒辦法「離手腳」。作者在後記中寫道:人類原有的許多高貴品質,似乎在一路追追趕趕裡遺失;追趕的什麼,卻又說不上來,或者只有走得老路再去檢拾回來,人類才能在萬千生物中,又恢復為真正的尊者。[3]

「現代化」的迷思,讓我們一路追趕著。在喝配方奶才是符合科學,對孩子最好照顧方式的年代,我們追趕的是最新的「人造物」。在以前,母乳哺育、手擠奶、把孩子帶在身邊是那麼自然而然的生活事件,至今成為一項需要專業人員教導的「專業技術」?甚至連「手擠奶」這項技術,也不要了,交由「擠乳器」來擠。我們追趕著奶量、追趕著寶寶的體重、甚至追趕著最新型最接近寶寶吸吮動作的擠乳器。我們在這一路追趕之中,遺失了什麼?我們似乎把媽媽與寶寶越推越遠!在孩子還無法「離手腳」之前,就想讓他們「離手腳」。有辦法走老路再撿拾回來嗎?如同雷祥麟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一書中文版序中提到: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藉此重新審視現代性論述中一系列的大分裂(Great Divide),像是自然vs.文化、主體vs.客體、事實vs.價值、現代的我們vs.傳統的他者,從而得到「我們從未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這個聳人聽聞,卻又全然不同於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結論。[4]

母乳哺育不也包含著科技與文化、政治之間的密切關連嗎?母乳哺育並非屬於自然或文化如此二元的斷裂,這當中的主體與客體為誰?事實抑或價值?可以區分出現代的我們與傳統的他者嗎?這當中的緊密關係的交纏,或許也應證著拉圖提出的「我們從未現代過」。





[1]母嬰親善醫院認證標準請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網站http://www.taog.org.tw/content_04-3.htm (檢索日期: 201326)


[2] 影片請見: http://newborns.stanford.edu/Breastfeeding/HandExpression.html (檢索日期: 201326)文字部分乃筆者依影片內容所翻譯


[3]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頁204-205


[4]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著,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譯,《我們從未現代過》(Naous navons jamais ete modernes : Essai danthropologie symetrique)。台北:群學。

 
 
Photo from: http://kmberggre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