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擠乳器,母乳哺育的兩面刃 (二)


人是哺乳類動物,本來就該哺乳啊!這句話好像很理所當然!也常聽到長輩戲弄孩子:「啊!你喝牛奶長大,怪不得脾氣這麼牛!」有些新手媽媽,在哺乳占據了坐月子大部分時間時,也以覺得自己像乳牛自我解嘲。其實,為何叫「哺乳類」?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Londa Shiebinger<「獸」何以稱「哺乳動物」?>("Why Mammals Are Called Mammals”)一文中,對林奈何以有「哺乳類」這樣的動物命名,做了非常詳細的探討。

要了解「哺乳類」一詞的意義,必須涉入「胸部或乳房」的文化史。林奈---一個執業醫生兼七個小孩的父親---崇拜母親的乳房,而當時的醫生和政治人物正開始頌揚母乳的優點。1718世紀中上階層的女人被鼓勵放棄聘請乳母哺乳;一條1794年的普魯士法律極端到規定所有健康女性必須親自餵養幼兒。林奈涉入了反對奶媽哺乳的鬥爭,而這場鬥爭呼應了兩股力量在政治上的再結盟:即剝奪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並賦予女性管理家務的新價值。放寬視野來看,附著在女性乳房上的科學奇想,正是藉由強調雌性(不論人或動物)哺育下一代多麼天經地義,來幫助支撐了歐洲社會的性別分工(sexual division of labor)[1]

由此可知母乳哺育,不單單只是養育孩子的方式,還有政治、性別、階級、文化種種作用力交纏引繞著。   

19世紀開始發展到20世紀的科學化母職(scientific motherhood),又將孩子們抱離媽媽(或奶媽)的乳房,以裝著配方奶的奶瓶取代了乳房。Rima Apple討論「科學母職」如何讓母親們轉向依賴科學與醫學專家的建議。美國在1890年至1950年間,母親們餵養孩子的第一選擇逐漸從母乳哺育轉變為醫師主導的瓶餵(配方奶)。老師、社會評論家、醫師、健康改革者、與媽媽們共同促成了「科學母職」的形成,大家都認為媽媽們需要科學與醫學的專家建議,才可以健康的養大孩子。在這樣轉變的過程中,母親的角色從「養育的女王(queen of the nursery)」變成為「科學的僕人(servant of science)」。許多育兒觀念,也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有了不同的變化。[2]母親們的本能與女性育兒的經驗不再受到重視,取而代之的是科學與醫學專家對小孩的餵養掌握了發言權。包括該用什麼餵小孩、要怎麼餵、要不要跟孩子一起睡
Photo from: http://kmberggren.com/ 
        當代「科學母職」仍然深植於每個母親(甚至是每個人)的認知價值中。媽媽們養育小孩,仍然依賴科學與醫學專家的建議。雖然科學與醫學專家從推崇配方奶轉而再度頌揚母乳的優點。 2007年夏天之前,在美國,如果一個母親要將自己擠出分袋裝好的母奶帶上飛機,按交通安全運輸局(TSA)的規定,與洗髮精、牙膏、或是漱口水是相同的液體分類,有3盎司的限制。一位媽媽在結束一趟商務旅行,準備回家時,帶了她這兩天擠出的母奶準備登機,卻被安全人員倒入垃圾桶,她在機場放聲大哭。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母乳哺育委員會的小兒科醫師Dr. Ruth Lawrence在媒體上聲稱她需要每一滴珍貴的黃金液體餵她的寶寶!此事件之後,交通安全運輸局將母乳重新歸類為「液體藥物(liquid medicine)解除了3盎司的限制。如果母乳是一種藥物,可以買賣嗎?要不要受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範?[3]
    分子醫學的發展,對母奶成分的分析與了解,讓大家重新認識母奶的好處,了解母乳有許多配方奶無法複製的成分。但大家似乎把焦點放在母奶的「成分」,而非「母乳哺育」這樣母嬰一起達成的動作。「小孩喝的是母奶」似乎也比「小孩從媽媽乳房喝到母奶」來得重要。母乳哺育,原本該由寶寶來主導與母親互動的這件事,「嬰兒」卻變得「不可見」,被化約為幾個小時喝一次?母奶量幾c.c.?寶寶體重增加多少克?這些數字。於是乎當大家重新體認母乳哺育的重要性時,並沒讓孩子們回到媽媽的乳房上。在工作中,我常問媽媽們為何要把奶擠出來?答案常是這樣我才知道寶寶喝了多少。另一方面,在醫院生產成為大部份母親的選擇之後,醫護專業更容易成了餵養小孩方式的「決定者」而不是「諮詢者」。醫院的「嬰兒室」設置,看來是相當「專業」的照顧。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母親選擇在月子中心做月子,認為那是「專業」的護理機構,可以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在台灣,坐月子的媽媽需要好好的休息,不只是很多媽媽的觀念,女性長輩朋友們也會不停的告誡年輕媽媽們月子要作好,身體才會好。於是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白天親自哺乳,夜間將孩子送回嬰兒室,成為許多媽媽認為理想的坐月子模式。「把奶擠出來,給護士阿姨餵,媽媽才能有完整的休息。」擠乳器就這樣,成了坐月子中的媽媽,必備的一種工具。






[1]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頁25-26


[2] Rima Apple (1995), “Constructing Mothers: Scientific Motherhood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8(2) pp.161-178


[3] Lepore, "Baby Food" 一文所舉的例子,此段討論母奶究竟是飲料還是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