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你不懂,我懂?

(這是目前進行中研究論文的一部分,因為大家對於到底何時該開始補充副食品還是相當疑惑,所以先將這一段貼出,與大家分享。)

醫院在推動母嬰親善措施之前,是把產婦與寶寶當作兩個獨立個體來照顧的。孩子出生後,產婦歸產科住產後病房,小孩歸兒科住進嬰兒室,從此分開來,若要餵母奶,就得到嬰兒室旁邊的餵奶室,跟其他哺乳媽媽一起排排坐。我生第一胎時,雖然醫院已通過母嬰親善認證,但因為SARS的關係,醫院暫停所有母嬰親善措施,回到認證前的醫療常規。產後第四小時,接到嬰兒室的電話說寶寶想喝奶了,可以到嬰兒室餵奶。由於產後傷口疼痛、身體疲憊,從病房移動到嬰兒室對我來說真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當時住的病房在12樓,嬰兒室在另一棟建築的五樓,除非是半夜,否則電梯很難等。常常到嬰兒室時,寶寶已經哭到累了,含上乳房就睡著,嬰兒室的護理人員問我:「陳醫師,我可是半小時前就叫妳了啊!妳怎麼那麼久才來?」。因為接到電話,要先上一次廁所,想說這一餵不知要餵多久。產後會陰有傷口,每上一次廁所都是大工程,還要會陰沖洗、擦藥。傷口的腫脹讓我寸步難行,又堅持不想坐輪椅,因為坐下去痛苦一次,爬起來又痛苦一次,更何況不一定有人可以推我。超過兩小時的第二產程,[1]讓我神經壓迫受損,雙腿無力。當我好不容易到嬰兒室,第一次從護士阿姨手上抱起寶寶時感覺好陌生,這真的是在我肚子裡待了十個月的小傢伙嗎?為什麼寶寶不能一直待在我身邊?母乳哺育是我的堅持,但跟寶寶分開來讓我好辛苦,每次餵完奶都不想把寶寶「還回去」,如果寶寶可以一直待在身邊該有多好。
於是乎,在母嬰親善措施實施前,產科醫師對於寶寶喝母奶的需求與表現,是完全陌生的。照顧的邏輯是平安順產就好,甚至,開退奶藥是醫囑的常規,選擇不餵母奶的媽媽,乳房連泌乳的機會都沒有。也無怪乎對漲奶的處理、泌乳的維持一點概念都沒有。而負責寶寶安好的兒科醫師,只要寶寶生命跡象穩定有奶喝,喝的是什麼奶都沒關係。配方奶有廠商免費提供、有調奶室的工作人員定期調奶送出,孩子有需要就餵,產婦們可以好好休息,餵母奶可麻煩多了!所以,擁抱配方奶社會技術體制的產科醫師或兒科醫師,很難將兩個協力運作的身體想在一起,也很難理解產婦與寶寶們要的是什麼。

一、純母乳哺育容易缺鐵缺鈣?
寶寶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吃副食品的爭論有一段時間了,專家們(部分兒科醫師)把矛頭指向「純母乳哺育」的寶寶,提出純母乳哺育六個月的寶寶容易缺鐵缺鈣的警告,要照顧者小心,似乎配方奶寶寶就不會有問題。科學母職的產生後,以配方奶為中心建立起來的社會技術體制,主導了嬰幼兒餵食至少有一世紀之久。目前仍有許多人,擁抱著這樣的社會技術體制,醫學專家們也不例外。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嬰幼兒餵食的建議是前六個月純母乳哺育,六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2]對於WHO這樣的建議,一直都有人想挑戰。2011年,刊載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一篇 〈六個月純母乳哺育:證據有多充分?(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3]質疑WHO對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大的的建議,引起軒然大波,吵得沸沸揚揚。後來WHO、哺乳醫學會(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都陸續針對這質疑提出聲明與建議,仍然保持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大,之後添加副食品的建議。[4]有人質疑《英國醫學期刊》這篇論文四個作者中,有三個與廠商有利益上的關係。提早兩個月添加副食品,這些副食品廠商就可以多做兩個月的生意。一如希斯蒙都對藥廠的研究,藥廠以短時間內讓藥物上市考量為優先,製造出來「知識」的討論,[5]他用了「推」(push)這個字,他不認為製藥產業是在「捏造」知識,但是他們確實用「推」的方式,讓生技知識的產出走向特定的方向,偏差(bias)也由此而生。在嬰幼兒餵食的相關研究上,有多少是配方奶廠商「推」出來的知識呢?這其中的偏差是否會將嬰幼兒餵食政策導向一個偏差的方向?[6]
嬰幼兒餵食是相當政治的!早在1939 年,希詩禮‧威廉(Cicely Williams)醫師在新加坡一場會議,以〈配方奶與謀殺(“Milk and Murder”)〉為題的演講,提醒大家配方奶公司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傾銷,降低了母乳哺育率,卻提高了嬰兒的罹病率與死亡率,要大家正視這樣的問題。提倡母乳哺育的社會運動與資本主義配方奶工業的抗衡,一直到1981World Health AssemblyWHA )提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WHO/UNICEF)版本的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Code for the Marketing of Breast milk Substitutes,一般簡稱CODE ),才得以規範配方奶市場。當時參與會議的各國代表,表決通過守則(CODE)時,118票贊成,3票棄權,1票反對。這一票反對票是美國,雷根政府以尊重自由市場為由,投下反對票(Esterik, 1995)。在世界各國推行母嬰親善措施,遵守CODE規範之後,配方奶廠商無法再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由為所欲為。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採用純母乳哺育六個月的政策,這建議是依據WHO合宜的純母乳哺育時間專家諮詢會議報告(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1),主要參考克拉瑪與卡庫瑪(Karamer & Kakuma)在2002年提出的一個系統性回顧實證報告。專家諮詢會議的結論是,六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對母親與嬰兒都有許多益處。
如果媽媽營養均衡,寶寶是足月健康兒,那母乳的營養在頭六個月是充足無虞的。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一些微量元素有可能不足。舉鐵為例,出生時的鐵存量對嬰兒期是否會貧血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母乳中的鐵濃度較低。一個出生體重正常,肝臟中鐵存量足夠的寶寶,純母乳哺育至9個月,貧血的機率不大,雖然有少數的寶寶在6-9個月抽血會有鐵質濃度較低的情形(Griffin &Abrams,2001)。出生體重較低的寶寶有較大的缺鐵風險,因其出生時存量不夠,所以建議低體重寶寶在出生後頭兩個月補充體滴液(International Nutritional Anemia Consultative Group et al.,1998)。實證顯示對高危險寶寶補充鐵滴液來預防缺鐵比在六個月前就補充副食品有效(Dewey,2006)。
有些時候,純母乳哺育寶寶可能會有維他命攝取較少的情況。1)不太曬太陽的寶寶有可能維他命D缺乏,2)媽媽維他命B12較不足(如:全素食者)寶寶有可能也會有維他命B12不足的狀態,3)當媽媽維他命A不足時,寶寶體內維他命A濃度也可能會低,4)當媽媽攝取維他命B6與核黃素不足時,寶寶體內這些維他命濃度也可能較低。除了這些情況,前六個月純母乳寶寶是不會有維生素缺乏的情形。而在上述這些情況,建議改善媽媽的飲食或是補充維他命(維他命AB6B12、核黃素)或是給寶寶滴液(維生素D),而不是提早給寶寶副食品。[7]

二、提早吃副食品?
在一番爭論之後,201278日,為了到底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添加副食品,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合辦了一場「嬰兒哺育政策實證研討會」,雖然研討會還有討論其他的主題,隔天報紙莫不以「寶寶純母乳逾6個月,恐缺鐵鈣傷身」、[8]「醫籲4月嬰可吃副食品,純母乳喝逾6月恐缺鐵鈣致貧血」[9]為題,警告母奶媽媽們純母乳哺育不能超過六個月,最好從四個月開始補充副食品。
哺育母乳省荷包,但純母乳餵太久恐影響寶寶健康。兒科醫師昨表示,吃純母乳逾六個月,寶寶恐因缺乏鐵質、維他命D,導致貧血、骨骼變形和神經發展異常,建議最好提前到新生兒滿四個月,就同時補充米粉、麥粉、稀飯等副食品。衛生署表示,將調查國內餵哺純母乳嬰兒的缺鐵、缺鈣率。

這樣的建議是不是在走回頭路?兒科醫師大聲疾呼要注意「純」母乳哺育的風險(risk),有什麼需要進一步討論的?第一,以個案代表全部母乳哺育的寶寶。研討會上舉的例子,純母乳哺育至7個月大,之後副食品吃得不好,才會到一歲多時嚴重的佝僂症(rickets)。這樣的案例,原本就沒照WHO的建議,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之後添加副食品。用這樣的例子全稱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就是缺鐵缺鈣的「候選人」,還做出所有純母乳哺育的寶寶於4-6個月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鐵、鋅的建議,相當不適切。如同前面段落所分析,缺鐵缺鈣的寶寶,除了因副食品吃得不理想,主要是早產或低體重兒,以及一些產程發生特殊狀況的例子,這些在健兒門診的評估中,一個敏感的兒科醫師,該從生產史中去評估篩選出來。將這樣的案例歸因於母乳哺育媽媽們「錯誤的」堅持,十分粗魯。第二、米精、麥精跟配方奶一樣,都是「人工食品添加物」,不是副食品。WHO對副食品添加的建議,有詳細清楚的表格。副食品添加的最終目標,是讓寶寶學會吃固體食物,與成人一樣吃家庭提供的均衡食物。況且如前面所提,實證顯示對高危險寶寶補充鐵滴液來預防缺鐵比在六個月前就補充副食品有效(Dewey,2006)。並非提早讓寶寶吃副食品。第三、配方奶寶寶,副食品吃得不好,而造成問題的也大有人在。副食品添加時機與方式的提醒,無論餵食的是配方奶、母奶或是混和餵食,都該注意的。整場會議雖名為「嬰兒哺育政策實證研討會」,卻成了「純母乳哺育批鬥大會」。醫師們找了許多醫學實證,想對「母乳最好」的論述提出反擊。

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反射發展、技巧、口味的喜好。不強迫孩子吃,但要適應你提供的,滿足他們需求的食物。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以避免過度餵食的發生,那麼你就讓寶寶主導了他們的健康飲食方式,你也達成了一個協助者的角色。

是安捷阿諾‧卡塔尼奧(Adriano Cattaneo)教授,於2012年舉辦的國際線上哺乳會議[10]講授副食品課程中所提出。在前面所提的這些爭論中,堅持提早給予寶寶副食品,或是全面補充鈣、鐵的醫師們,忽視了補充副食品的真正原因與目的,也沒看到母乳哺育想回到接近自然韻律的原始初衷,全然是由上而下命令式的「權威」展現。母乳哺育,依孩子需求,孩子想喝就喝,副食品也是,絕對不是算準六個月零一天從果泥開始給。醫療專家該鼓勵照顧者不要怕髒,不要怕亂,讓孩子去享受吃東西的樂趣,提供他們補充時機的提醒與方法。寶寶不是機器人!嬰幼兒餵食無法按表操課,而是照顧者與寶寶日常生活實作中醞釀出來的默契。

 三、可被接受的科學知識
懷恩以羊農為例,討論科學知識獲得社會認同與接受的過程。[11]對科學家(專家)們來說,科學知識的要素,是要能用來「預測(prediction)」與「控制(control)」。但對羊農來說,看天吃飯,需要的是有彈性的適應,「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生活的要素之一。因為這樣的落差,造成科學家(專家)們無視羊農的專業知識,一股腦地想自己做實驗證實輻射汙染的情況,來控制羊農。科學的「秘密理論(conspiracy theory)」與 「自重理論(arrogance theory)」完全展露了專家們的傲慢與缺乏彈性。養育孩子的過程也如同羊農養羊一般,要有很大彈性的能動性,來應付所有的不確定性。嬰幼兒餵食知識的傳遞,不該是兒科醫師以「專家」身分自居,單方向的傳遞「推」出來的偏差知識,而無視於媽媽與寶寶互動的可貴經驗。
        懷恩在討論常民認同科學知識與否時,提出了七個問題。在此,我套用母乳哺育為例子:

1.     科學知識是有作用的嗎?(Does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work?
純母乳哺育六個月才開始補充副食品一定會缺鐵缺鈣?兒科醫師一直著眼於4個月或6個月開始補充副食品的問題,強調其也是有實證資料證明,其所本的「實證資料」卻可能是建立在有偏差的知識體制之中。
2.     科學宣稱有注意到其他可獲得的知識嗎?(Do scientific claims pay attention to other available knowledge?
兒科醫師專注於寶寶缺鐵缺鈣的生化檢查數值,數值可以全然代表孩子的健康嗎?有沒有注意到孩子進食與照顧者互動的訊息?對他們而言,媽媽都是需要被「教導」的,排除了醫學知識以外的知識。
3.     科學操作有注意到其他可獲得的知識嗎?(Does scientific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other available knowledge?
兒科醫師在執行純母奶寶寶於4-6個月補充鐵與鈣之前,有先評估這是一個高危險寶寶嗎?如之前所提,早產兒體內鐵質存量不夠,應該提早補充,而不是強調提早給副食品。
4.     知識的形式內容都是可接受的嗎?(Is the form of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content recognizable?
「純母乳哺育的寶寶於4-6個月全面補充鐵與鈣」是可接受的嗎?對於健康足月兒來說,這樣的補充是不需要的。
5.     科學家接受批評嗎?(Are scientists open to criticism?
如一開始提到的兒科醫師,對引起爭議的回應是「我拿到小兒科的專科醫師執照已經20年了,在我們以前都是這個樣子,一直以來這個觀念沒有被打破,但是在這幾年,我應該說是在這3年,這23年才突然冒出來說,怎麼有人喝母奶不喝水。」這樣的回應,是專業的自主?還是專業的傲慢?
6.     社會/機構與專家的密合度如何?(What are the social/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of experts?
在研討會後,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與兒科醫師的意見並不相同,政府認為在沒有獲得足夠證據前,還是依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於是乎變成政府與兒科醫學會不同調,這也造成衛生局所在執行宣導時的困擾。
7.     常民經驗中有沒有「遷徙」事件?(What issue “overspill”exists in lay experience?)
如同兒科醫師在電視節目中的失言,引發網友灌爆節目臉書要求道歉。不同於以往,民眾相當依賴「專家」提供的建議。而今,民眾有各式管道獲得母乳哺育相關知識,不再只依賴兒科醫師的建議。

在那場「嬰兒哺育政策實證研討會」中,我講述的過程分享了自己婦產科訓練中,母乳哺育相關知識的缺乏。兒科醫師說:「婦產科醫師說他們不懂,我們兒科醫師懂!看我們教科書中,都是嬰兒該具備什麼營養的知識,母乳哺育,應該交給我們兒科醫師來主導。」是這樣的嗎?誰是母乳哺育的專家?



[1] 子宮頸全開到寶寶出生,通常超過兩個小時就是剖腹產的適應症。
[2] WHO online Q&A Up to what age can a baby stay well nourished by just being breastfed?
 http://www.who.int/features/qa/21/en/index.html (檢索日期:201421)
[3] Frewtrell M, Wilson D, Booth I, Lucas A (2011) 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42:c5955
[5] Sismondo, Sergio(2009). Ghosts in the Machine: Publication Planning in the Medical Scienc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9:171.
[6] 這部分的資料仍在收集中,將在資料收集完整後,於碩士研究論文中討論。
[7] Hale, Thomas and Peter E. Hartmann(2007). Textbook of Human Lactation, P420-421. Hale Publishing
[11] Wynne, Brian(1992). Misunderstood misunderstanding: social identities and public uptake of science, Public Understand. Sci. 1: 281-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