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問題不在24小時親子同室

商周這篇〈好意變災難!別逼新手媽媽「母嬰同室」〉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041&pnumber=1

最近幾個朋友都跟我分享這篇文,問我的想法,上週太忙,一直無法好好靜下心來回覆~
這學期在學校修了[性別、醫療與科技]這門課,我將以〈母乳最好?--台灣母乳哺育知識、專業與體制轉變〉為題,作為期末報告,也是明年STS年會,清華大學林文源老師主持的[後進醫療化或自我後進化?醫療知識、專業與治理的變遷]session中的一篇文章,謝謝老師~

以下是林文源老師對這個主題的簡介
==============================================
「醫療化」(medicalization)理論是醫療社會研究中的重要思考工具,然而,這個概念具有相當限制。例如醫療化理論大家Peter Conrad 於2007 年出版的The Medicalization of Societ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onditions into Treatable Disorders 專書,完全未討論先、後進國家的差異,但書名中society、human卻都是全稱。這種未反省區位、過程差異而直接套用醫療化命題,驗證或批判「非科技原生國家」的醫療專業、知識與體制擴張,是有問題的。
從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觀點來說,科技移轉牽涉到多向度的變動,如Shelia Jasanoff (2004)所說,包括在特定時空的因緣際會(contingency)中,認同、制度、論述與再現的共同生產(coproduction),如何穩定為特定科技與社會模式的(再)秩序化過程。因此,不能單看企業、國家、政策制訂者的行動,也非聚焦科技位階、
國際結構、特定制度或程序,而應跟隨爭議與社會過程,探討其中多重行動者的關連。

本場次的論文期望由醫療化問題意識切入,但不陷於醫療化。期望帶入「治理」觀點,由多種在地個案實作經驗,重新檢討後進國醫療化命題的有效性,並提出多向度的可能性。
===============================================

而我醞釀中論文的摘要如下~
++++++++++++++++++++++++++++++++++++++++++++++++++++++
      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1989年一起發表「保護、促進和支持哺餵母乳」的聯合聲明。1992年,台灣政府母乳哺育政策開始啟動。2001年,政府開始推動母嬰親善醫院認證,主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的成功哺餵母乳十大措施標準,來執行認證。台灣的母乳哺育率,從1950年至1980年奶粉輸入期逐漸下降,在政府重新推動母乳哺育之後逐漸止跌回升。母乳哺育看似一個文化常規,但嬰幼兒餵食選擇的「常規」卻不停地轉變,顯示著醫療化與去醫療化甚或是再度醫療化的角力。
      從科技與社會的角度看,在母乳哺育醫療化的過程當中興起了「哺乳諮詢」這項專業,與「擠乳器」這個技術物。1970年代依著「常民知識」逐漸成形的「哺乳諮詢」,攻擊醫學專業對哺乳知識的貧乏。這十多年來在母乳哺育醫療化的過程之中,加入對母乳成份的生醫科學研究,「哺乳諮詢」開始專業化,也將這項專業重新劃入醫學專業領域。整個社會共同建構起來「母乳最好」的宣稱,讓大眾將母乳哺育的重點放在母乳的成份上,以致於擠乳器成為一個新興蓬勃發展的技術物。本文將探討依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標準而執行的母嬰親善醫院認證,用在後進國台灣產生的問題。一味追求哺乳率提升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將母乳哺育的價值遺漏在路上。

關鍵詞:母乳哺育、醫療化、去醫療化、嬰幼兒餵食、後進
++++++++++++++++++++++++++++++++++++++++++++++++++++++

其實,我一直覺得嬰兒室是寶寶的「全控機構」
我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對嬰兒室的討論與大家分享~
       在母嬰親善醫院實施之前,如有親朋好友生產,到醫院探視,在嬰兒室外等固定的開窗時間,透過玻璃看寶寶,是不陌生的景象吧!嬰兒室似乎是產科病房的必備單位,大家對於孩子出生之後,放在嬰兒室照顧似乎也認為理所當然。這樣的照顧方式,是怎樣的歷史脈絡發展?是方便醫護人員的照護,還是方便媽媽的休息?新生兒不該是一直待在媽媽身邊的嗎?
       Elizabeth Temkin討論冷戰時期美國醫院嬰兒室的設計 。19世紀時,醫院開始有生產,寶寶出生後是跟媽媽在一起的,並沒有嬰兒室這樣的設置(不過,在醫院生產,至1900年都還只占總生產數的5%,到1940年才超過55%)。1890年,因為母親感染的問題無法控制與解決,開始有了嬰兒室的設置,將嬰兒與母親分開來照顧,避免寶寶被母親感染。在同一個時期,大家開始接受用奶瓶餵小孩配方奶,雖然母親感染的問題逐漸獲得控制,大家卻也覺得沒有理由將寶寶再放回媽媽的身邊。1920至1930年代,如果媽媽要餵母奶,普遍的作法是按固定的時間將孩子推出嬰兒室送至媽媽身邊。如果媽媽乳汁不夠(這樣固定時間餵食,媽媽們很容易乳汁不足),就在嬰兒室補餵配方奶。
      到1940年,小兒科醫師Edith B.Jackson開始提倡親子同室(rooming-in),強調這樣在醫院也能有像在家的感覺。也提醒大家要重視人性化生產與母乳哺育,讓媽媽們即使在醫院也能在這樣重要與自然的生活經驗中,再度充權 (re-empower)。當時親子同室也解決了戰後嬰兒潮帶來的護理人力不足與嬰兒室感染兩大問題。1950年開始,由於生產率下降,護理人力相對來說充足,醫院病床也不再一位難求,親子同室率開始下降。到1970年代女性主義與消費者運動興起,才重新回升。寶寶出生後該待在哪裡,看來不只受「自然天性」影響,政策、科學、健康與母職這些「外在因素」都影響著這個決定。
       在台灣,從2001年政府開始推動母嬰親善醫院之後,親子同室是認證項目之一,醫院開始讓寶寶回到媽媽身邊。但認證實施11年以來,親子同室率一直是醫療院所最無法落實的一項。 這當中文化、專業知識、政策的交互作用,都影響著嬰兒室的設置、功能與照顧方式。在台灣,99%以上的媽媽都是選擇到醫院生產,一直以來,都有嬰兒室的設置。這幾年因為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推動,才開始有些醫療院所把嬰兒室縮小,推行親子同室。 然而大部分的月子中心,仍保留著嬰兒室的設置。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媽媽是相當依賴嬰兒室對寶寶的照顧的。
要把寶寶與媽媽分開,媽媽才能得到最好的休息嗎?人類的演化,為了順應直立,骨盆腔變小了。為了要在寶寶的頭還沒大到無法通過骨盆腔之前,就把寶寶生出來,人類的小寶寶身體所有的器官相對於其他哺乳類來說,都是較不成熟的,需要依附照顧者(最好是媽媽)近身與持續的照顧。這樣才能確保小寶寶的生存,也才是繁殖的成功。人類學家 McKenna在1993年也指出,近一兩百年來,西方世界因為工業發展,才將母乳哺育與嬰兒的睡眠,當作兩件事來討論。從演化的觀點來看,關於嬰兒發展的任何研究,如果沒將母乳哺育與嬰兒的睡眠發展一起放入考慮,就是一個不完整、不準確、或是既不完整也不準確的研究。McKenna要討論的,是一個到現在仍無定論,無法解決的「新生兒猝死症」的問題。
      McKenna 與Bernshaw詳細討論了母乳哺育與親子同眠的關係。母嬰之間無法被量化的連結,如何影響著彼此的生理穩定,甚至影響著寶寶的性命安全。在當今科技主導的社會當中,我們很容易誤信科學研究是「事實」,與這事實相符的就是「正常」。如果我們把「媽媽與寶寶分開,媽媽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當作一種「事實」,「坐月子的媽媽夜間將寶寶交給嬰兒室的護理人員照顧,以得到完整的睡眠」,當作「正常」,那我們永遠看不到母乳哺育與親子同眠本來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也看不出媽媽與寶寶的生理現象,是如何巧妙的互相調節。

~~~~~
問題不在「母嬰同室」,我的認知中,媽媽跟寶寶都健康的情況下,本來就應該一直在一起。甚至,被迫跟媽媽分開的早產兒,我更覺得應該跟媽媽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呼叫助產士》來看,其中336頁開始的早產兒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多反思)問題在於媽媽與寶寶有沒有得到他們該有的協助,扭曲的生產懷孕過程,是否剝奪了媽媽們原本在產後就會有的清醒與直覺?媽媽在母職轉換過程中該成為「女王」的,卻成了「僕人」!(嘆)
我會努力把這些論證說清楚~敬請耐心等候?
(photo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950302629630&set=pb.135570499629.-2207520000.1382835235.&type=3&theater)

3 則留言:

  1. 依個人經驗 有不同想法 我很感謝月子中心有嬰兒室可幫忙照顧baby 頭2星期堅持母嬰同室 累到 快崩潰了 後兩星期決定依照自己的需求 請嬰兒室幫忙夜間照顧 覺得輕鬆多了 個人經驗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妳有想過寶寶的感受?
      寶寶在嬰兒室哭的時候妳知道嗎?
      自私

      刪除
  2. 生老大、我後悔沒充足的母乳知識、沒選擇母嬰親善醫院、讓她待在嬰兒室、當時以為這樣才是照顧貝比的正確作法、明明身體有股充動很想時刻抱著孩子餵母奶、旁人說這樣無法好好休息、就聽從大家的好意(包括醫護人員),與孩子分開、泌乳量不足,補充配方奶,孩子乳頭混淆、讓我花了四個月才將她含乳方式矯正回來、期間乳頭被咬破不知道幾次、以為一定要使用擠乳器擠出才算有足夠的奶、無視孩子體重及尿布量早已足夠、拼命擠、反覆得乳腺炎。生老二、我選擇母嬰親善做得很徹底的醫院、24小時母嬰同室、除了洗澡,孩子都在我身邊、全親餵、不擠奶、有充足睡眠、母乳量多又順利、老二可能是這樣安全感夠、一直很好帶、老二因為是前置胎盤、得剖腹產、相較老大自然產、起身相當困難、24小時母嬰同室、好處是孩子就放身邊、肚子餓寶寶自己頭就湊過來、我連動都不用動、輕鬆得很、如果放在身旁嬰兒床、就請老公抱過來、躺餵、也是不用起身,我覺得休息得比生老大時放嬰兒室還多、最重要是這次餵奶實在順利太多,沒乳頭混淆、泌乳不順、乳量不足…等問題。室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