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的改變與任務
所有媽媽在懷孕時的改變,都是為了從女人變成一位母親。生理與情緒上的變化,並不只是改變荷爾蒙與子宮變大,這也同時讓媽媽在身體與心理情緒上都開始蛻變為母親。從懷孕、生產、到哺乳,其實是個很精巧,很有秩序的過程。高濃度的動情素與黃體素,跟身體其他較不為大家所熟知的荷爾蒙交互作用,使得媽媽們在這段時間敏感、情緒化、容易感到害怕擔心,但這也成就了媽媽與寶寶的安全。這些生物本能的變化,引導著媽媽在懷孕過程中與肚裡寶寶產生的依附關係,一直持續到出生之後。當代醫療卻對這自然的變化造成影響。
傳統孕期照顧
在以前,孕婦在轉變成母親的過程中,受有知識的女性、家人、好朋友支持與肯定。孕婦有特別待遇,可以吃最好的食物,被保護著不受壓力、不要勞累。知道自己懷孕是因為月經沒來、乳房痠痛、乳暈變黑、噁心、不敢吃某些食物。推算預產期是從感覺到胎動開始。每個媽媽都是自己的專家,認真地體會懷孕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家人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到生產、產後,都提供全力的支持。懷孕與生產是全家的大事,媽媽的支援來自她認識甚至是熟識的人。雖然以前懷孕與生產的風險較高,但這個過程卻凝聚了親朋好友的力量,建立了媽媽與寶寶很強的依附關係。
當代產前照顧
現今,懷孕與生產被當成醫療的一部分,而非日常生活必然會發生的事。女性用買來的驗孕棒得知自己懷孕,然後很焦慮地跑到婦產科確定自己是否懷孕,從此開始要確定每件事都是對的(不斷的檢查)。有學者指出就像「懷了個麻煩」,醫護人員過度強調懷孕與生產的危險(Connie碎碎唸:我覺得這也是醫療糾紛越來越多,醫病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惡性循環),導致媽媽們越來越不願意自然生產,也使得媽媽死亡率越來越高。日常生活的限制,過多的產前檢查,剝奪了媽媽的自信心,讓她們孕期陷入充滿憂慮與規定的迷宮。
日常生活的限制
很多所謂的孕期健康(該吃甚麼、什麼又不該吃,該做什麼、什麼又不該做),其實是毫無根據的。舉例來說,並無文獻報告支持孕婦該吃孕婦維他命。一些飲食上的限制也都是沒有道理的。一些日常生活的限制更削減了媽媽們養育寶寶的自信。
產前檢查
在以前,產前只有很簡單的幾次檢查。如今,超音波檢查成了產檢的必備項目,各式各樣的篩檢也成了產檢的常規。而這許多的檢查一旦有異常的情形,媽媽就需要更進一步檢查,來證明沒事。整個孕期就在不斷的檢查與擔憂中度過,就像坐上了旋轉木馬,想停也停不下來。懷孕不應該只是生出一個寶寶的過程而已,同時也產生了一位母親,造就了一個家庭。所有人應該有一個認知:懷孕生產如同人生,沒有什麼情況是可以保證的。人生不就充滿著無常嗎?這種什麼都要檢查,什麼都得預先知道的心態,破壞了懷孕的欣喜,造就了更多憂鬱的媽媽。其實,寶寶就在媽媽的肚子裡,朝夕相處,還有誰會比媽媽更了解孩子的變化呢?
來簽到了。
回覆刪除這話題離我有點遠了,我跟朋友們已進入另一段的母親之路呢。
呵呵!是啊!謝謝漂浪姊姊來喔!
回覆刪除在台灣生孩子,真的自己都不能作主
回覆刪除還好我生小兒子,因為產程過快
來不及灌腸、剃陰毛…就被送到產房生寶寶了
哈哈~前二胎生產的惡夢沒出現~
想想,肚子痛的要命還得被灌腸= =
是啊!我必須很慚愧地承認,在台灣生產,幾乎每個媽媽都覺得是惡夢一場,我們一起朝溫柔生產努力吧!
回覆刪除